上海联盟

我买了那么多年的银行理财,你说可能会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前言:正如标题一样,好多人听说买了那么多年的银行理财可能会亏,都还是一脸无视的表情,分明在说”你又在忽悠我“。好吧,真不是忽悠…本文是小溪姐关于2017年底资管新规关于”打破刚兑“迟来的解读,源于这一新规和28万亿银行理财持有者有莫大的关系,同时大部分切身利益相关者任然无所知,因此小溪姐觉得自己有义务和大伙再来说一说,”打破刚兑“到底是啥玩意儿,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该如何应对?


一.   什么是刚性兑付?

通俗点说,刚性兑付的意思就是金融产品到期之后,无论发生什么,资管机构都要兑付给投资者本金和利息。包括:

  • 承诺保本保证收益 

  • 通过滚动发行产品,拿后来投资者的钱兑付前面投资者的钱

  • 对产品进行兜底

现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其中规定 ——

认定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的行为,将予以惩处,且接受举报。过渡期为《指导意见》发布实施后至2019年6月30日。

也就是说,监管部门不允许金融机构再进行实质性的刚性兑付,进一步说买了那么多年的银行理财,以后真的可能发生亏本的情况。

刚性兑付的背后往往存在银行利用自身信用和自营资金进行隐性担保的问题,扩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覆盖面。


二.   打破刚兑的影响

1. 保本保息理财将不复存在

《指导意见》规定:

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在以前,我们在银行买的有预期收益的非保本理财,其到期后真实的情况第一种可能是达不到预期收益的,那么通过期限错配或者自垫资金,投资者仍然可以拿到预期收益;

另一种情况可能理财产品最后的收益超过了预期收益,投资者依然只能拿到预期收益。

所以在习惯于将银行理财作为资产配置主要阵地的投资者眼里,理财产品是绝对安全的,预期收益就是保证收益,因为一直以来也确实都是达到的。而在以后,经过一年多的过渡期,保本的概念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投资者将真正的买者自负了。


2. 银行理财净值化管理

净值化管理是打破刚兑的实行方式,也就是说银行通过逐步推出净值化产品,慢慢替代掉以前的固定收益率产品。

何为净值化管理?

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明晰风险,同时改变投资收益超额留存的做法,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应全部给予投资者,让投资者尽享收益。

说人话就是:依然是投资者买者自负,收益和风险都由投资者来承担。银行的理财产品就好像公募基金一样,定期有净值公布。

可以观察到最近几年银行推出的净值化产品,其实际收益大多高于同类型固定收益产品。这就解释了打破刚兑的产品将真实的风险和收益都由投资者自己来承担,当然也有可能发生收益比原先更低甚至是亏损的情况。


3. 理财产品期限将>=90天

《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产品久期管理,规定封闭式资管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根据产品期限设定管理费率,产品期限越长,年化管理费率越低。


三.   那银行理财还能买吗?

是否能买这个问题还是要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首先要清晰的认识到想要获取超额收益,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这个不争的事实。

在以前银行理财隐性刚兑导致了4%-6%成为了扭曲的无风险收益率,让人们普遍认为无脑投资就可以达到这个收益率,也减少了对风险的认识。

那么再来看银行理财,大多属于中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当然如果一点都不能接受亏本的,或者认定保本保收益的产品,以后只能去找更安全的国债、银行存款以及万能险这类了。

我们对家庭资产配置的运筹帷幄就好像踢足球一样,需要前锋、中场和后卫,他们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并且缺一不可。

1、前锋是用来进攻得分让我们领先的,在这个篮子里我们可以配置进攻性的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比如股权、股票、公募基金等;


2、中场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平衡型的资产为主,可以配置黄金、债券类、银行理财以及外汇等资产;


3、后卫则属于防御型的资产,一般配置国债、理财型保险和健康类保险。

如果只有进攻类资产而没有防守类资产,一旦投资失误或者是遇到不可测的系统性风险,人身健康风险,那么家庭财务也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损失。

而如果只有防御性资产而没有进攻类资产,就会面临着我们的资产收益率跟不上通货膨胀,资产不断缩水的风险,也就是在我们的工作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几年后我们的生活质量将大大的下降。


而我们可以做的是:科学的资产配置,以达到实现可承受风险下收益的最优化,提前做好规划以转嫁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