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盟

可怕!卡不离身、密码没泄,一觉醒来10万存款没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百师君说


按我们通常的理解,遭遇电信诈骗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要么是遇到了钓鱼网站、要么是收到诈骗短信,最常见的是接到骗子电话,总能找到跟骗子接触过的一点蛛丝马迹。但是我们今天要揭露的这种骗术,会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卷走你卡里的钱……简直可怕。


以下为相关案件的完整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



两条短信 存款一夜清零


丁小姐在上海一家外企上班,早上七点起床,她看见手机上有两条来自银行和手机运营商的短信,发送时间分别是凌晨3:43和4:12。


起初她以为是发错了并没有在意,但涉及到银行,保险起见丁小姐还是查了一下自己的账户,谁知道,10万多元的余额在一夜间归零。

陈先生是国企高管,他也在一夜间被转走了28万。这里面1万是工资,还有27万是刚刚到期的理财。

两人都告诉记者,自己平时特别注意用卡安全,卡从不离身,密码也从未泄露,转账都用U盾,上网也都是专业版的网银那么卡里的钱怎么会凭空消失的呢?


两天之内,莫名欠下高额债务


丁小姐的噩梦并没有完。在余额被盗之后,她还遭遇了信用卡被盗刷,甚至“被申请”了7万元的浦发银行万用金贷款,而这些债务,自然都算到了丁小姐的头上。



一切都是从凌晨收到的那两条蹊跷的短信开始的,这种全新骗术手法真的让人防不胜防!记者在一年多的跟踪采访和调查之后,终于搞懂了这种手法更隐蔽,危害性也更大的全新骗术。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步:撞库——获取网银和手机营业厅的登录账户信息


所谓“撞库”,就是利用软件将批量生成的高概率数字序列进行尝试,利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得到了用户最关键的登录信息,相当于偷取了用户的网络身份。


撞库的速度真的很快,每分钟至少在上千个,如果用一些好的设备可能效率更高,成功率在50%以上。”


业内人士这样向记者表示。利用“撞库”获取了网银账号后,电信诈骗犯又用同样手段获取了市民的手机营业厅账户。


第二步:开通短信保管和短信拦截业务——获取验证码等关键信息


这是该类型电信诈骗中最关键的一步。开通这一业务后,就等于能拦截银行以某些固定字段号码发来的短信了,其中包括动态验证码非常关键的信息。




记者联系多家运营商后了解到,移动已在多年前关闭了该项业务。在案发后,该案所涉及的运营商在发现安全漏洞后,也已关闭了短信过滤和保管功能。但记者通过各家运营商客服电话了解到,仍有运营商在经营这一业务


同时,犯罪分子还会利用受害人的“名义”在网上营业厅申请4G换卡业务。市民申请升级手机SIM卡时,运营商一般默认登录人就是持卡人本人,再加上随机动态码的验证,因而跳过更多身份验证的环节,直接就可以把卡快递到指定的地址。




这原本是便民的服务,殊不知,此时持卡人的登录密码已被攻破,验证码和短信通知也被拦截,所以新卡在持卡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寄到了诈骗分子的手上。


据了解,在正常情况下,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升级换卡服务,在取卡及激活环节都需用户持身份证与原手机sim卡,前往营业厅办理。


既拦截了短信,又复制了SIM卡,诈骗分子就能“为所欲为”了!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抓获,在进一步处置中。


那么,面对“无孔不入”的诈骗手法,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账户?


教育百师通给你忠告,请记牢!

——密码尽量复杂,包含英文字母大小写、符号。尽量做到大额资金账户设置唯一的独立的密码,并定期更新密码。一些市民喜欢用身份证、家庭门牌号、生日等特定数字设置密码,这种习惯也应尽量避免。

——个人信息泄漏的风险无处不在,在使用公共wifi时,最好不要进行登录网银、转账、付款等操作。

——要想账户不被盗,最简单的方式是做到物理隔离,大额资金账户不设置网银等快捷支付方式,仅能通过本人柜面交易。



▍素材来源:看看新闻Knews、人民网、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

▍综合整理:教育百师通

▍编辑:小火君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