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盟

银行——钢贸那点事(10)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了解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往期请看文末链接

25 银行的算盘


  商业银行的属性也是企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赚钱。资料显示当前中国大部分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贷款,占其总盈利额的30%。而银行能放贷的最基本就是有存款,因而银行业界一直有“存款立行”之说。有存款才能贷款,能贷款才能赚钱,所以各位也大致理解有时候为什么银行为拉存款而弄出各种花样手段了。


  上面有兄第说钢市里承兑满天飞,我前面也说了开承兑最大的作用是开票单位节约了成本(钢贸行业其实不是,这个下面再说),那银行图什么呢?赚钱是肯定,我们来具体看看都赚了哪些?


  假设钢贸商要采购钢材金额5千万,申请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与银行确定保证金为20%,即先付银行1千万现金。那银行赚了:


  1、1千万存款。


  这个存款对银行来说就是死期了,因为钢贸商肯定拿不回去。对于银行来说,这1千万存款相当于是钢贸商找上门存的,“存款立行”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年中旬之前,这个保证金存款是不需要向央行缴纳准备金的。什么概念?假如准备金率是20%,银行正常吸引存款1千万,最多只能往外贷800万,而开承兑吸引的存款1千万,你就可以往外贷1千万,这里里外外差了多少。如果保证金是50%呢?


  2、跟企业要做流通,要做贸易额一样,银行开承兑汇票就相当于是发放贷款,这可是完成指标的大好时机啊。(银行存款有指标,贷款也有指标);


  3、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银行开具承兑汇票属于“表外业务”,这个金额是不占据银行资产负债表里的贷款指标的。说通俗点就是,银行给别人发放贷款的钱是之前辛辛苦苦吸收回来的真金白银,而开承兑出来的钱只是票面上写个“数字”而已。


  不但不占据银行自有资金,还能带来大量存款,又完成了上头要求的扶持企业发展,加大信贷规模的要求。我擦,谁TMD设计出来这么个好玩意,简直是神作啊!——哦,对了,还得有个前提,风险可控,呃……风险可控……


  看到这里,所以大家也一定程度理解了为什么银行说“赚钱赚的不好意思”了吧。高峰时期有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支行光是钢贸行业的保证金就能占到其总存款的60%。


  别的业务员辛辛苦苦求爷爷告奶奶拉存款,拉来了存款放给小微企业,这家贷十万,那家贷20万,100个客户也可能只放贷2千万(夸张了点)。而说不定搞定一家钢贸商一下子就放贷4千万出去了。你能想像出一个从业十几年的老信贷员看到刚出校门的实习生得意嚣张开奔驰的样子吗,那是何等滋味?


  上段说100个客户只放了2千万,我补充是夸张了点,为什么?因为长期的运作下来,这种小金额的放贷没意思了,谁还愿意做,根本就不可能做了。——这又恰好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中国的小微企业一直喊贷款难!这又又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马云的“阿里贷”倍受追捧……


愤怒,不写了。


27、羊毛出在羊身上


  上面说了银行给钢贸商出承兑是一本万利,那余下要做的就是怎么控制风险了。


  1、看财务审计表


  看审计为了什么,就是看该公司经营情况,利润情况。这个对于钢贸商来说好办,三年还是五年的,都能给你出。前面银行的兄第 @swp515说了,钢贸商自己套用之前编号做假审计表,过了就过,被发现了其实也就是交点钱完事。还有更高级经营时间长点的钢贸商多注册几个公司, “养”几个好公司,再“败”几个公司,内部交易一下,几年下来被“养”的公司出的财务报告怎能不漂亮。


  2、要求提供担保、联保、反担保


  审计完了,资质好的直接授信。资质不那么好也的能授信,但是要提供担保、联保等一系列保障。所以钢贸商在鼎盛时期,商会、钢材市场、担保公司个个都是做的风声水起,风光无限。


  “如果按照极端情况估算,以周华瑞第一钢市的4亿资本金为例,银行给钢市的保证金放大10倍,他可以为一家银行担保总额为40亿的贷款,如果他与十家银行合作,那么就在40亿的基础上再次放大,周可以担保的额度达到400亿,杠杆倍数被放大至100倍。”——摘自《南方周末》


  3、法人、家人、实际操作人、股东等无限责任担保


  银行的生意要做,风险也要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参与的银行也越来越多,自然“实”的把控只能越来越松,“虚”的把控则越来越严。尤其到了后期风险越来越大,但银行又一时抽不开时,只能在这上面做文章了。所以前面 @swp515 兄第说“钢贸商出事了,法人和实际控制人不是同一人,被抓的都是七老八十……”别的行业我不知道,但钢贸行业我敢保证大部分,除非是老子保儿女,兄第保姐妹,或部分自己也跑不了的顺带背了要好的亲戚之外,不存在钱被别人花了,罪让外人顶的情况。钢贸骗贷不是一锤子买卖,银行多年交道再自然清楚你老板是谁,实际运作是谁。再者这么大数字,要是还能抓冤枉人,岂不是贻笑大方了。各位看看上面银行起诉公告的截图,里面被告人姓名大都是一长串,从中也能大致猜到一二。


  4、


  这个在本贴开头就说了,不多赘述。只是由于银行更着重前面“虚”的控制,所以才一步步导致了“重担保,轻质押”的路法,也一步步导致了今天的结局。


  风控做好了,授信给了,承兑开出来了,那钢贸商真的赚了吗?上节说承兑的最大作用是为出票公司节约费用。一是以少量保证金完成大量的交易,起到了暂时的(承兑周期)杠杆作用;二是相当于极低的利息从银行贷到了钱。


  可是钢贸行业却并非如此,前面一直在说钢材贸易中,钢厂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现金和承兑相比,钢厂肯定是愿意收现金。钢贸商现在只能拿承兑出来付,钢厂也有办法对付——销售的货物,现金和承兑价格不一样——钢厂会算出承兑贴现的大概费用,然后将这部分费用摊在货物里。这样一来钢贸商千辛万苦从银行拿出来的承兑第二个作用被抵消了,就剩一个资金杠杆放大的作用了。


  羊毛都是出自羊身上,钢贸商对应环节多,自然花销多,费用多,打点多。有时候表面看出来是把钱弄出来了,实际上钱到手之后早就已损失很大一部分。若再不洁身自好好好经营,若是拿到银票根本不去订货而是直接贴现挥霍了,一层层,一步步都是损失,岂有不亏之理?


  28、番外——贴现公司赚什么


  说到兑现就不得不说说贴现公司,上面又有兄第留言说贴现公司养活了一大批人,倒是提醒我漏了一个环节,现在补上:


  由于承兑的大量出现,因此又带动了大批贴票公司的诞生,那这些票据公司到底怎么赚的,又赚了多少呢?


  举例来说,某钢贸商现有6个月到期5千万银行承兑汇票需要贴现,按今天(2013-12-05)查询的上海大额承兑贴现市场利率6.1‰/月计算,则将该承兑进行贴现,那贴现公司收取的费用即:5千万*6.1‰*6=183万。


  即对于贴现公司来说,今天收到5千万承兑,6个月后到期,付给持票人现金为:5千万-183万=4817万元。而6个月之后我拿此承兑可到银行换回现金5千万。那么我们再来计算这付出去的4817万现金资金成本是多少?


  4817万按现行央行公布的基准现金存款年利率3%计算,则6个月该笔资金利息为:4817万*3%/12*6=72.3万。即该贴现公司6个月后该业务毛利润为:183万-72.3万=110.7万元。


  可能会有朋友说,你这资金成本不能这么算,你这只是算把现金存在银行的利息当资金成本了。那我要指出的是,确实你4817万可能用在别的地方,投资,炒房,放贷等等比这个收益高的多。但任何一种投资都有风险,有赚也会有赔,而这种承兑贴现却是相对的零风险业务。甚至只要银行不倒闭,承兑不是伪造的,这就是绝对零风险的业务!所以这种算法不能说百分百正确,但也不能说错,还是以前讲的那句话,仁者见仁。另外一般倒票据的公司不需要人多,只要精明能干,几个人就可以了,业务量一放大,那收益可想而知。


  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贴现公司不可能个个都是大财主,放着闲钱在公司账上,再说指不定有这种实力的公司也看不上这种业务。那有没有小资本在做呢?有,而且非常多。


  手法也很简单,上面的例子,不赚那么多就行了。我今天收的承兑是6.1‰贴给客户的,我在渠道内找到有6‰的公司,我再将这张票贴给它好了,多背个书,就能赚:5000万*0.1‰*6=3万。怎么样,不要闲着的大资金,不要复杂的计算资金成本,只要有渠道,承兑后面盖个章就能立马赚3万。


  如果我收的票是6.2‰,自己贴是5.9‰呢,那就是9万到手……


  所以不管有钱没钱,只要敢做,做了,就肯定赚钱。由于贴现公司比银行速度快,贴现率低。因此在贴现市场贴现公司的身影非常活跃,后期甚至发展到有部分银行私下与贴现公司达成合作,为贴现公司提供资金……


  29、四万亿带来的疯狂


  2008年11月初国家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具体措施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房屋建设;


  加大铁路、公路、机场等大型交通类设施建设;


  加快震后重建工作;


  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加快医疗、教育、环保、文化等方面建,政策上对农业倾斜,支持企业创新和结构调整等。


  各位仔细看上面的政策,不说别的行业,前三条哪个不是与钢铁行业紧密挂钩,哪个行业不都是钢材需求的超级大户?需求加大了,而且还是政策面推动的,钢厂当然能提高产能的都提了,不能提产能的扩大设备也要提,没钢厂的地方则千方百计希望引起钢铁生产项目,所以大家才能看到某市在经历多少年的努力之后,当市长拿到发改委正式批文时亲吻文件的那一幕。


  这是全方位打鸡血式的狂欢,我相信即使足不出户,大家也都能直观的看到两个最明显的改变:高铁和房价。


  钱从哪里来?当然是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这如同某些评论所说,不就是银行开飞机来撒钱了么?于是以前贷款难,看脸色的事情在钢贸商这里完全颠倒了。各大银行开足马力撒钱,甚至各支行行长亲自出马,笑脸送到家里,拉着你贷,求着你贷,捧着你贷。手续麻烦我们自己操办,财务报表不好看我们帮你改,新入行担保公司不熟悉我来帮你们牵线等等荒诞的事情层出不穷。


  之前分析过了,银行给钢贸商基本都是开承兑汇票,当资金量一再扩大,银行贷出去的钱越多,反而收到的保证金又越多,这仿佛成了一个可以为银行循环造钱永动机,任务完成了,还赚到了大把的利润。


  钢贸商拿着银行的大批资金,个个顶个成功人士的光环,买豪宅,开豪车,开钢材市场,建仓库,甚至去入股钢厂,买媒买矿山。回过头又反过来把买的部分抵押给银行,不但不打折,反而还又能贷出更多的钱来。于是又一个为钢贸商造钱的永动机诞生了……


  钢贸商虽然并没有都把所有的钱投入到钢材运作,但手法毕竟还是以钢材为依托,银行的巨额资金投入还是有大部分流到,或者准确的说是流过钢材行业,因而导致了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极其严重的产能过剩!

  “加油站”挣钱,于是所有人都来开,那紧接着的就只能是降价和破产了。泡沫,多么五彩斑斓的泡沫!


  30、泡沫破裂


  ——这小段权当冲数,大家别鄙视


  关于这段我想其实都不用写,下面的剧情大家都会猜得到。这里我只想说两点,第一是银行大量给钢贸商放款,并非不知道其中风险。但这正如同现在大众买房的心理一样,都知道房价不合理,房价肯定会降。但是今天不降反涨,也许是明天降,也许是明年降,甚至也许是十年二十年后降。你不买,可是大家都在买,而且买的人还赚了很多,怎么办?掩起耳朵,冲着铃铛冲吧!


  第二点是当银行听到市场危机的风声之后,却又第一个冲在收款收贷的前头。不计代价,不择手段!


  31、银行之小结


  这几天更新慢是因为笔者一直想查出到目前为止商业银行涉及钢贸的坏账(或不良贷款)总额有多少,可惜一未没有官方数据支持,检索出来的也只有部分零碎信息,分享如下:


  1、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钢材贸易贷款1.89万亿,同期全国贷款总额54万亿元。钢材贸易贷款在整个银行贷款中的比例高达3.5%。其中,上海钢贸行业向银行融资达1600亿元


  2、“民生银行上海地区的钢贸不良贷款大约占全行钢贸不良贷款的50%。”民生银行2013年一季报显示,民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09.22亿,较年初增加4亿,不良率升至0.76%。——但市场人士认为,不良贷款数字可能远被低估!


  3、民生银行某分行一位内部员工则称,“我现在也无法查到逾期贷款余额,具体原因不清楚,可能也有担心媒体将一些数据放大报道的考虑。”“从6月份开始,逾期贷款额度等财务指标就不再通报了,我不能看到具体的数据,可能需要上级分行才能查到。”有投资者预计,民生银行在钢贸领域可能最坏将产生60亿左右坏账。


  4、由于中国举步维艰的钢铁行业,在偿还银行贷款方面存在困难,中资银行提供予中国钢铁贸易企业的贷款中,可能有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即接近100亿美元,将于今年(2013年)变成坏账。


  笔者不能从媒体公开报道中查出更多的数据,但就上述顺序可以大概看下:


  1、就一个钢材贸易贷款,竟然占了全国银行贷款的3.5%,这可只是一个贸易行业,多大的量!另外大家也别忘了,还有一块就是影子银行的巨额资金也是流到了钢贸行业,数字我不知道,但肯定不少。


  2&3、民生银行甚至因为钢贸贷款逾期,都关闭了部分人员的查询权限,防谁?


  4、2013年钢贸坏账为100亿美元,即600亿人民币。这里说的是“坏账”,那还有“不良贷款”呢?还有“潜在风险”呢?还有“未爆发风险”呢?


  再结合我之前截图关于银行起诉钢贸商的图片,总而言之,当前其问题已非常严重(但不危及到我国的金融体系,这个放心)。我承认银行是具有企业属性,把赚钱视为第一职责也不可厚非。但“不作恶”乃是银行从业者,乃至整个社会应共同坚守的底线。反观银行与某些钢贸商之间的闹剧,如果说钢贸商现在已为当初的私刻公章、开具虚假单据等付出惨重代价的话,那银行业者仅仅为了利润,明知风险而选择无视,甚至主动参与钢贸商的造假行为又该谁来承担责任?


  “抽贷立即死,续贷延期死”,所以银行为了拖延暴发时间,为了让季度报表好看,年报好看,想方设法搞出各种鸡肋化解方案。“有良心的”比如让钢贸商先还息,再续贷还旧贷。“无良心的”还能弄出承诺先还款,还上立马续贷,但收到钢贸商咬牙从高利贷借来的款之后立马翻脸不认人的行为,并非屈指可数,而是比比皆是。


  当前中国越是不缺资金的大企业大机构,贷款反而越容易,费用越低;反之越是急需资金扶持的中小企业却越是难贷款,费用越高。何故?


  只要行情好,不管企业要不要用钱,追上去放款,甚至恬不知耻的对企业主大肆吹捧,奉为上宾;一有风吹草动,不管行业实情、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立马风声鹤唳,收模收贷,手法多样闻所未闻甚至无所不用其极。何故?


  银监会曾连续、多期、多次发文警告钢贸风险,但某些银行不但无视,却越陷越深。期间亦曾发生过风险事故,不但没有警醒,反而使用各种变招在账面抹平,又为何故?


  “蜜月”之时,银行与钢贸商相互得利,缔造了多少商业神化,甚至人员也相互渗透;“决裂”之际,却又相互绑架,相互指责,相互威胁。又为何故?


  何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何利?银行有利,个人职位为利,荣誉为利,收入为利。


  又何止是钢贸,无论哪个行业,银行只做锦上添花,却永远不会雪中送炭。温柔如狗,邪恶似狼。难道真的不该站出来,说句对不起吗?!


本文转自天涯社区,原作者已将其整理撰写为《钢贸风云》,作为行业书籍,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欢迎购买该书,尊重原著版权。


往期:

钢贸那点事(1)钢贸那点事(2)

钢贸那点事(3)

钢贸那点事(4)

钢贸那点事(5)

钢贸那点事(6)

钢贸那点事(7)

钢贸那点事(8)

钢贸那点事(9)



—end—





公告:关注“知钢”公众号、点击左下角“知钢工具”,可查中、欧、美、英、日上万个牌号解读史上最全,还可查询近似牌号、钢材缺陷,定期获得钢铁行业资讯、钢厂调价信息。下载“欧冶知钢”APP后,还可以向宝钢资深专家提问哦,APP内还有很多工具哦。

APP下载请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



了解详情,请加QQ群:146446224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