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盟

来理财却欠债?八一八京东“白拿”的高级玩法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京东白拿不白拿。


爱有财整理


2016年互金平台暴雷跑路不断。不少小伙伴觉得,只要我投资大公司大平台总不会出BUG了吧?没想到,近日京东金融的一款产品——“白拿”,也出现了问题。


之所以简称为“产品”,是因为很多人到现在也分不清,这究竟是理财产品,还是消费信贷?


我投资了京东“白拿”,为什么反而欠了别人一笔钱?


2月17日下午消息,曹山石微博爆料称,“央行金融市场司函件,发银监会、证监会、工商总局等:京东金融涉嫌承销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涉嫌误导欺诈、涉嫌商品交易误导宣传、中融信托涉嫌违规。”


其微博显示,近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其中涉及到关于京东金融的整治函件 。函件初步指出,初步研判京东“白拿”及其合作方存在“六宗罪”:


一是广金中心涉嫌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

二是广金中心涉嫌违反38/37号文有关规定;

三是京东金融涉嫌承销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

四是京东金融在理财产品发行中涉嫌误导欺诈;

五是京东商城涉嫌商品交易误导宣传;

六是中融信托涉嫌违反信托贷款有关规定。


,很多人或许感觉一头雾水。京东白拿有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已经投资了京东白拿,现在怎么办?如果以后遇到类似产品,到底该如何区分?



京东“白拿”不白拿,我们买到手的是个啥?


京东白拿到底是什么呢?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孙天驰总结道:“借钱买货,强制理财,到期还本,收益还债”。


2015年8月18日,京东金融正式将“0元购”升级为“白拿”,称用户只需购买一定数额的定期理财,就可换取相应的产品,等于将收益前置,且依然可以获得理财收益。


京东“白拿”所涵盖商品类别丰富,家用电器、手机数码、服饰鞋靴、酒水饮料、家居家装、母婴产品等一应俱全,覆盖了“京东自营”和“品牌官方店”的所有商品。(京东白拿现已下线)



登陆京东白拿官方网站(http://baina.jd.com/),那感觉就像你打开任何一个剁手网站的首页一样,可以看到页面中展示着手机、家电、服装等多种品类的商品,只是每个宝贝下面标注的不是商品的价格而是你为了获得这件商品所要购买的理财金额(通俗点说就是你要存多少钱才能“白拿”这个商品)。


第一步——选择商品


首页醒目位置的宣传语是“京东白拿苹果七,不用卖肾买买买”,购物页面显示【Apple iPhone 7 28G 黑色 移动联通电信4G手机】这款原价5899的商品需要投资¥117980.00,收益则是“白拿该商品+365天后拿回117980元”。看了眼银行卡余额,我选择了面值100元的京东储值卡作为试验品。


京东白拿给出了三种白拿方式:



毫无疑问地选择了第一种。


第二步——购买理财


点击“立即白拿”并输入收货地址后,进入了购买理财界面。白拿页面显示,投资人需要购买2000元的理财方可“白拿”这张100块的储值卡。


同时,页面自动勾选了【本人已阅读《产品合同》《平台服务协议》《开户协议》《信托贷款合同》《委托代扣服务协议》且理解上述内容,并承担相关风险】的复选框,勾选之后可以确认购买(当然,通常情况下我和你一样是不会逐个点开这些超链接去阅读合同里密密麻麻的小字)。


购买时页面跳转至支付界面,用户能且只能通过京东支付进行支付,我通过京东支付绑定的借记卡支付了2000元。但奇怪的是,支付界面并没有显示交易对方信息,只显示了如下信息:【产品信息:京东E卡100元/发行机构: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订单号:13156509211559】


第三步——发出商品并确认理财


支付成功后,我的订单被分为商品订单和理财订单。


商品订单页面与通常购物无异,显示购买商品详情和物流情况,第二天一大早我收到了包装精美的100元京东E卡和发票。


在理财订单页,我终于知道我这2000块钱的最终去向——我购买了一款名叫【京穗月月盈七号理财计划二】的理财产品,我支付的2000块钱会在到期后1-3个工作日自动转入我的银行卡中。


理财详情界面上介绍了下列基本信息:


另外,还有一行小字——


特别提示:白拿商品时,将同时为您申请一笔消费信托贷款;该笔贷款将在信托公司放款后录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理财的部分到期收益将用于偿还信托贷款。


等一下!!


不是说好“存钱白拿商品”吗,怎么我搭出去2000块还要申请贷款?



明明没有为商品付费,为什么"通过京东白拿购买的商品可开具发票,并享有与正常购买的商品一样的各项服务",到底是购买还是赠送呢?


既然风险提示说了“不保证投资本金和收益”,那我手里的商品是怎么个说法?理财计划还没开始我就提前拿到了收益,到底保证还是不保证?


羊毛出在羊身上,揭秘京东白拿的真相


最开始听到白拿模式,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颠覆性的创新,不过是把普通网销理财的收益提前以商品模式给付而已。梳理完白拿背后的交易模式才发现,还是太年轻,NAIVE了。


这种天真想法的前提建立在我们以为提供商品的人就是融资借钱的人,债务人以商品形式预支了利息。但显然,白拿商品的提供方——京东并不是(也不敢)在网上直接向不特定消费者借钱,或者说至少形式上提供商品主体和融资主体应当分离。以此为出发点,白拿类产品的交易结构在设计上应当注意两点:


1、东西从哪来?


白拿商品来自京东商城,这一点上京东商城跑不了,但京东以什么名义把商品给我呢?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是赠与,如果被视为赠送,首先,醒醒这怎么可能;其次,京东如果赠与商品,商品很容易被视为是提前支付的收益,否则难以解释赠与的理由,这样一来京东难以洗脱自融嫌疑。所以设计交易结构时京东巧妙地在提供商品的同时安排等值现金流流入(即以消费者名义向第三方申请消费贷款购买白拿商品),至少表面上是一个买卖行为,从而洗白京东商城的嫌疑。


2、钱去哪了?


显然,钱不能直接交给京东(截至目前京东旗下所有金融牌照都没有吸收公众资金的功能),需要购买持牌第三方金融机构发行/管理的金融产品,京东的定位则可退居金融产品网销平台(类比如天天基金网、招财宝等网上卖基金、卖保险)。


但穿透迷雾,我们发现白拿模式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图上来看,整个交易结构由商品买卖和投资两部分组成。从时间线上来看,商品买卖部分的大部分环节(从信托放贷-购买商品-发货-收获环节)在交易初期时点即完成,投资者立即获得了白拿商品。


投资部分的流程则贯穿整个理财产品存续期,交易初期投资者完成投资,通过京东网站和京东支付将投资款交付给理财产品发行方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本金和收益的返还则在理财到期时完成。


从合同协议来看:


消费者先跟京东金融签订《平台服务协议》,这是确认你要使用京东“白拿”服务;


然后消费者再跟信托公司签订《信托贷款合同》,这是为了向信托公司申请贷款。这笔贷款会用来支付商品;


再来,消费者还要跟广金交签订《开户协议》和《产品合同》,这是为了认购理财产品;


最后,消费者还要跟京东金融签订《委托代扣服务协议》,这是为了授权京东金融可以在理财产品到期后扣取收益来偿还信托发放的贷款。


复盘整个交易流程,四句话总结白拿模式就是——


借钱买货,强制理财,到期还本,收益还债


(1)借钱买货——白拿不白拿,不仅不是白拿,而且需要向信托公司借款(冲着白拿口号参与其中的消费者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钱包大出血后竟然还要找从没听说过的信托公司借钱),借款用途则是“购买”你“白拿”的商品。所以表面上,白拿商品的环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购买,只不过是别人代你给向京东商城支付的相应价款,站在京东商城的角度,这个环节也与普通的订单没有本质区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白拿的商品也有发票并享受正常的售后等流程。


不过,深究这里信托的地位,还有惊喜。


中融信托表面上是这笔信托贷款的贷款人,但与一般的所谓消费信托或集合资金信托不同,信托的委托人并不是借款人(消费者),而是北京京奥卓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个名字以小五号字体的形式低调地藏身在《信托贷款协议》里)。


逻辑上是这家低调的京奥卓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委托中融信托为消费者们发放贷款来购买(虽然我们以为是白拿)京东的商品。我们的钱并不来自中融信托,信托公司只是作为放款的通道,真正的金主是信托背后的京奥卓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虽然间接提供了白拿模式下的信托借款,这家京奥卓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没有任何金融牌照。


继续深究京奥卓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背景,我们有了更大的发现。查阅工商资料,京奥卓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一亿元人民币,而它的股东只有一个——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继续穿透,我们发现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强东,十多家股东中不乏红杉、阳光保险等投资机构,这家公司可能是京东金融板块未来上市的平台。


所以,其实是京东金融借给你钱去买京东商城的东西,还收了你5.5%的利息。


(2)强制理财——作为“白拿”商品的条件,用户必须购买指定额度指定期限的理财产品。强制理财让买卖商品交易中的消费者兼具了投资者的角色。


沿着资金流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的资金并未进入京东体内,而是通过京东这一网络销售平台购买了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发行并管理的理财产品。继续分析《产品合同》,我们发现用户购买的这一理财产品(具体到本例中,理财产品是“京穗月月盈七号理财计划二”)并未如其他的网销非标金融产品一样表明具体的投资项目(如某某地产项目、某保理资产收益权),也没有像标准化金融产品一样表明投资的主要方向(如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地产基金等明示投资的大类资产),而是在投资范围条款中几乎穷尽地列举了我国所有的投资方向。


显然,全部列举等于没有列举,从产品合同上我们无法根本无从判断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到底拿着我们的钱干嘛去了?


(3)到期还本,收益还债——当理财产品一年锁定期结束,通常情况下应给付给投资者的本金+收益此时被拆分成两个部分,投资者可以按约定获得投资本金,收益则被京东平台直接代扣划转至中融信托用于偿还一开始购买(白拿)商品的借款。


至此,整个白拿流程结束。


投资者付出了本金一年的机会成本和流动性,提前获得了相关商品的所有权,表面上本金一年后完璧归赵,却提前一年获得了商品,确实像是“白拿”。


京东商城扩大了消费并获得了流量和代销代扣服务费用。


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这个从前默默无闻的地方金融交易平台借助白拿一举打开了市场,收获了大量的开户投资人并发行了一系列理财产品,以5.3%的低成本获得了一年锁定期的现金流。


中融信托则是借京东平台切入2C市场,同时获得通道费用。


这似乎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投资京东“白拿”真的划算吗?


对于多数小伙伴来说,管它是什么,只要最后的收益结果划算就好!


白拿作为新的消费金融手段,结合了理财和消费两种需求,确实为不少人提供了便利,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以下几点:


投资者(消费者)在参与白拿游戏的时候,都是以“买理财拿东西”的心态参与的,但实际上,,也不是提前预支收益以实物商品的形式让你拿走。


在这里买的理财,买的其实并不是保本保收益的理财,最终的法律文件里其实标明了不保证本金和收益的条款。


拿东西也不是京东赠送或支付,而是消费者预先向信托公司申请了一笔利息高达年化5.5%的贷款后进行的购买行为。


更加需要注意的是,白拿商品时向中融信托申请的信托贷款,还将录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这类向信托高息借债的“黑历史”可能会对我们未来申请房贷车贷等产生影响。如果情况再差一些,我买的理财全部亏掉了,我还会产生对这笔信托贷款的逾期债务,产生难以挽回的信用污点。


看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家每次投资都要擦亮眼睛,看不懂的产品还是谨慎投资较好。


京东白拿一路“坎坷”,已不是第一次下架


早在2016年3月,,下架调整。当时,京东白拿的模式是让用户购买一份年金保险,并从中获赠商品或各种代金卡券,满期后操作赎回。


2016年3月份,为防范资产负债错配和现金不足风险,,,保险公司不得开发和销售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不满一年(不含一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



而京东白拿理财产品为一年期的万能保险,,所以通知一出,就默默下架了。


最后,对于经购买了京东白拿的小伙伴,也无需着急。京东金融2月份表示,已经购买了该产品的用户可以继续持有,收益和赎回都不受任何影响。


测评部分来源:《京东白拿不白拿》,作者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孙天驰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