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盟

苦恋银行存款二十年,是时候说清楚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社会保障不足,储蓄率高涨,银行存款增长趋势未改


稍微关心宏观经济的读者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储蓄率太高了。我们曾经一度以为通过经济结构的升级、通过金融深化,可以降低储蓄率,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给我们上了很深刻的一课。

 

如图所示,虽然自2010年来储蓄率开始下降,但我们发现,即便下降后的储蓄率也高达38.46%,不仅高于本世纪初的31.09%,更是高于市场化改革之初(1992年)的29.55%。高企的储蓄率反映了居民抑制消费、乐于银行存款的现况。数据显示,虽然新增银行存款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自2008年之后下降,但其绝对额增长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实际上,国人对银行存款情有独钟是有深刻的背景的。第一,国内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国民必须用十分安全的手段积累养老基金和医疗基金。所以我们看到,储蓄率统计以来最低的年份是1992年。为什么?因为彼时,市场经济改革才开始,很多养老、医疗机制都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国企给出的退休工资和医疗待遇基本上能满足退休职工需求。故国民会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而非投资。第二,贫富差距的拉大,根据北京大学公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近30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0.3左右上升到现在的0.45以上。财富向富人集聚,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部分人的消费占收入比逐渐减少,自然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银行存款只是其中之一。

 

08年后的数据表明,银行存款不能满足传统需求


如此看来,国内银行存款量大,原因只是国民想用银行存款来满足最基本的规划,确保资产的保值。但从08年以后的数据来看,银行存款似乎不能如之前那样完成资产保值的任务——即便是在目前通胀率不高的情况下,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跑过通胀率也并非常态。或许是因为理财意识的觉醒,自2008年后,新增居民存款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就呈下降态势——这证明,民众已经意识到,银行存款并不能使得资产保值。实际上,根据国外经验,在金融深化之后,银行存款利率维持在低水平是常态,利用银行存款来打理养老基金和医疗基金的做法将会失效。


虽然目前社会保障措施较以前有一定提升,但我们看到,延迟退休政策呼之欲出,相比医疗费用的上涨,医保的覆盖显得力不从心。可以预见的是,民众出于养老、医疗保障的投资不会消亡,而且这块投资的风险收益需求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面对存款利率下降,该怎么办?


我们建议投资者主要以固收类资产对银行存款进行替代。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可投资金额的不同,主要配置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信托、固定收益类资管计划及权益类资产的优先级。这类资产是目前市场上除去银行存款之外,风险最小的资产大类,符合养老、医疗等低风险理财规划的要求。而从收益上看,虽然近期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下滑,但只要用心挑选,收益超过定期存款利率3.00%并不是什么难事。


其次,投资者可以少量参与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权益类投资。这类资产的平均收益率较前述资产高,但波动也较大,投资者应该树立起长期投资的理念,以时间换空间,博取高收益。



声明:本文转载自央视财经,部分内容有删改。如对文章内容有异议,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普益基金以崭新面貌示人,喜迎各路人士入派!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全新的普益基金!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