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盟

传统鞋业风雨飘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近日,鞋类品牌巨头达芙妮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2017年,达芙妮净亏损高达近8亿港元;同时,2017年达芙妮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共关闭1009个销售网点,其中包括317家达芙妮直营店。也就是说,平均一天关闭3家门店。


  除达芙妮外,近年来不少国内鞋企正不断遭受冲击。百丽退市、哈森预跌、德尔惠停产、喜得龙破产……这些曾经的知名品牌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然而现在,繁华早已不在。


  业内人士指出,传统鞋业品牌不再满足消费者需求,加上消费方式升级、新兴品牌崛起,传统鞋业更显风雨飘摇。



  传统鞋企连续“倒下”


  作为曾经的“大众鞋王”,达芙妮有着辉煌的过去。2013年,达芙妮的市值超过了170亿元人民币,然而短短四年的时间,达芙妮的市值便跌落为当时的5%。


  据了解,达芙妮创立于1987年,1990年工厂转移到福建莆田市。2012年是达芙妮全盛时期,分店+鞋柜据点数多达6881家,号称每年能销售出近5000万双女鞋,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曾经接近20%。然而之后开始走下坡路,营业额暴跌。


  相较于达芙妮,传统品牌百丽也曾一度占据了女鞋市场的半壁江山。2017年7月27日,“一代鞋王”百丽正式宣布退出香港联合交易所,距离它在联交所上市正好十年。


  福建省泉州是我国传统制造业大市,有着诸多的鞋业品牌,然而近日,“富贵鸟”的境遇再次印证了时下鞋产业“寒冬”之说。这家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巅峰时期跻身国内第三大品牌商务休闲鞋产品制造商、第六大品牌鞋产品制造商,被誉为“县城男鞋扛把子”。


  2014年,富贵鸟的业绩出现滑坡,之后每况愈下。最近几天,富贵鸟却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原因就是公司发行的债券“14富贵鸟”在3月1日复牌后的4个交易日内连续大跌,3月6日更是因为异常波动盘中两次临时停牌。


  在泉州,这一两年倒下的鞋业品牌还有多家。2017年末,德尔惠因公司欠债6.36亿元,其厂房、土地及仓库均被抵押,公司目前已经停业。据了解,最高峰时德尔惠在全国拥有4000多家门店,但到2017年中,却不到1000家。在德尔惠之前,美国上市公司喜得龙破产,霍普莱斯、新加坡上市公司鳄莱特老板失联、欠薪。


  中泰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随着消费渠道从百货专柜转出,从2012年左右起,几大传统女鞋企业纷纷开始关店潮,许多女鞋集团业绩均大幅下挫。



  败在“后知后觉”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电商时代,拥有5000多家实体店柜渠道的达芙妮,在新的消费竞争市场上,过往的强势渠道不再成为绝对的优势,反倒成为达芙妮要面对门市庞大开支的另一种致命包袱。


  创新能力不足,也是这些传统品牌鞋业倒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如今的达芙妮,大多数女性都表示其款式比较老旧,不够创新,性价比也不高。


  百丽的失败,也源于对百货商场的无限执着。面对电商的到来,百丽丝毫没放在心上。同样,百丽跟随市场潮流的速度较慢,对用户的消费意愿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女性鞋款式老旧,缺乏创新,也没有什么性价比可言。


  资料显示,2007年德尔惠启动了港股上市计划,但遭遇财务风波最终折戟。随后德尔惠转战A股,但在经过漫长等待后,德尔惠于2014年7月向证监会提交了中止审查申请。前后近8年时间,德尔惠在上市之路上付出了巨大代价。


  喜得龙有属于它的光辉岁月,但退市当年,营收仅为8.45亿元,利润下跌至0.7亿元。业界分析归结喜得龙失败原因为行动迟缓,当各大知名运动品牌纷纷触网、大举布局电商时,喜得龙却迟迟不见有动静,直到2015年3月19日,才看到喜得龙开始布局网络分销系统,并且所售产品基本为旧款。


  尽管行业内知名鞋类企业拥有研发设计、渠道管理等优势,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但行业盈利能力弱,大多数鞋类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营销网络不完善,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研发设计中,往往采用跟风模仿的运营模式,对行业内知名品牌鞋类企业的整体形象及品牌推广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本土鞋业在订货模式上也存在问题。企业一般都是先订货,然后厂家定期生产,之后商品上市,这就容易造成品牌和消费结构老化。达芙妮、百丽等品牌很多都是家族企业,企业结构非常复杂,一项决议的作出和修改,往往需通过各大部门沟通和各类会议讨论。



  时刻保持危机感


  实际上,在层层打击下,达芙妮也开始重视转型与升级,特别对营销、销售渠道进行调整,然而为时已晚,错过了时机。


  服装行业分析师马岗称,从渠道来看,目前国内本土鞋业处于渠道过剩的状态。现在消费者的消费品味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新锐品牌崛起,传统模式赶不上消费者变化,企业需要更敏捷的供应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皮鞋生产国和出口国,更是全球最大的鞋类消费国,但人均鞋类消费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国内鞋类市场从需求层面看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同其他行业发展周期一样,鞋行业遵循进化规律,不断升级。如果一个品牌不懂得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去做出好的产品,不跟上市场的节奏,对自己品牌的定位模糊,只能被淘汰。对于企业而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正视每一次变革。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