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盟

手把手教你看保单(4):损失190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来昨天就发了,但是今天删了,因为后来发现收益率上,需要修正一下,下文红字和紫色字体部分有解释哈。本来想今天单独写一篇补充说明的,但是怕有人如果光看了这篇,没看到修订,就会被误导。所以为了避免引起误会,我就还是在这篇里面修正了。


太长,还是先列目录:

一、“我交的保费什么时候能回本?”

二、性价比:香港重疾险划算得多

三、保障范围:香港的更全

(1)身故保障的责任免除

(2)重疾保障的责任免除

(3)几项疾病定义对比

四、我到底要不要退保


对比下来,香港重疾险完胜。

前三篇戳这里:

手把手教你看保单(1):好想退保啊

手把手教你看保单(2):不保哪些

手把手教你看保单(3):疾病对比


今天讲第四点:


四、我到底要不要退保


结论是:要退保!

理由如下:


(一)保额一直在贬值,老了要用时,已经无法起到减轻经济负担的作用了。


关于是否退保这个,第一篇的财务分析中,已经说过,到老年,发病率高了,正需要用钱的时候,国内这份重疾险的保额已经贬值成渣渣了,完全无法起到减轻子女经济负担的作用了。

就是这张图,保费都是交20年哈:




(二)就算不幸年轻时出险,20万也很鸡肋。


这时,会有人说,但是如果年轻时候出险,那能赔20万还是很不错啊。


但是,我想说,这个概率真的真的真的太小了。再说,我已经给女儿买了香港保险了,那么现在以及以后,其实都不会缺这区区20万的赔付了。


那么,我还继续买这份要持续贬值最终会等于零的资产干嘛?好鸡肋啊~


鸡肋就该扔了啊~不然放着也是占地方~


(三)最关键的一点:不退保是26万,退了就是109万!


我们交的每一分保费都是会增值的真金白银啊~


按照我一年1828元的保费,还剩19年要交,总成本就是:

1828*19年=34732元。

(已经交了的第一年的就只有当买个教训作废了,重点关注的是即将要交的剩余保费的机会成本


如果我拿这笔钱,去买个香港的理财(戳这篇理财:教育金?养老金?)按照5.8%的年化复合收益率计算,30年后,这34732元,会变成18.85万。


这可是实打实拿在手上的钱,不管生不生病,都会有的钱啊。

如果买成保险,倒是能赔付20万,但是只有生病了才能拿到这20万锕。


继续算,等女儿66岁的时候呢,国内这份保险的保额开始变成26万元了。到时候我大概也不在人世了。我女儿估计也不想为了这点钱,跑去找保险公司赔付这26万了吧。(想想60年前,也就是1957年的26元和现在的26元的区别吧)


但是现在,我如果退保,节约下来的这三万多的保费,去买个香港的理财产品,继续按照6.35%的利率计算,65年后,将近190万


是的,你没有看错!(1+6.35%)的65次方,等于59.94,再乘以34732元,就是189.96万将近190万,我按了三遍计算器!


所以,真的不要小看复利啊。

如果不退保,我的实际成本,是损失了190万啊~~


主要修改的就是这一点里面计算用的收益率,原本都写的6.5%。其实写6.5%也不算全错,因为香港理财,情况好于预期的时候,完全有可能达到。

但是我总觉得,不能只讲最好情况啊。以下紫色字体是今天补充修订的内容:


我昨天之所以写6.5%,是因为之前看过一篇大V的文章,标题写的6-7%,我就只记住了标题。我取6.5来计算,还想的是,要客观一点,不能啥都按照最高收益来算。然后,昨晚这篇发出后,就有朋友问起具体产品和收益率,我就自己亲手算了一下收益率。


然而我根据计划书上的现金价值表,算到半夜,发现,别说7%,不管怎么算,连6.5%都到不了。觉得很奇怪,于是又去翻了下人家大V的原文。结果,人家说的是情况好的时候(比如2013年),也就是收益率大于预期的时候,50年的收益率约6.7%,当然情况更好的话是能达到7%的。然后,我又仔细看了下人家写的,一般收益率的计算结果,其实是和我差不多的,只是估计大V是为了表示收益的波动范围,顺便博下眼球,标题就写了个稍夸张的6-7%,我也就直接记住人家结论,就没有详细计算了。


那么,现在,经过我亲手计算的结果是:

(上文和标题也已经根据这个数字改了)

15年 4.9%

因为朋友问的是15年,发现有办法在15年短期内达到15年4.9%的

30年 5.8%  或 6%

我退保节省下来的三万多,等女儿31岁时,就变成了18.85万

但是如果按照15年4.9%的买法,到30年,其实达到6%是完全没问题的。这就是普通情况的收益率,还不是高于预期的情况才有的收益率哈。

40年 6.2%

等女儿41岁时,三万多就变成了38.52万

65年 6.35%

等女儿66岁时,三万多就变成了189.96万,约等于190万。


虽然比我昨天写的6.5%低了一些(昨天按照6.5%来算,65年是208万),但是总的来说,比国内的各种4%的同类产品好太多,而且,我之前说过,银行同类的稳健产品,针对600万大客户的,也就5.1%啊……而香港这个,不仅收益率高,算是普通人能投资的稳健资产中收益最高的了,关键还是美元资产啊。


不过,买香港理财,最大的风险或许就是汇率——美元跌了咋整?

我是这样想的:虽然汇率说不准,但是我认识的那些搞金融的朋友,几乎都配置了美元资产的。我们普通人,最稳妥的做法就是买这种储蓄金,买其他的高风险的我们承受不了损失,海外买房,又没那么多资金。

虽然没人可以预知未来,但就是因为这个不确定性,所以要配置美元资产啊。要说担心美元跌,我其实还反过来担心,等川普任期过了,美元暴涨而我却没有配置美元资产咋办,我更担心这种大的机会成本的损失啊~(毕竟现在人民币只对美元升值,对欧元是在贬值啊……)


我想了下,配置美元资产无非三种结果:

一、美元涨了:这样最好,理财本身的收益率加上汇率收益,整体收益会达到10%甚至更高~

二、美元不涨不跌:那30年来说有5.8%、40年来说有6.2%的不操心的稳定收益,也不错啊~

三、美元跌了:关键要看跌多少,如果跌一点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跌到超过15%,那确实有点悲剧。但是汇率波动大,既然能跌15%,那涨回去也是很有可能的,我倒是真的不担心这个波动。所以,这个就看自己怎么想的了,如果真的很担心,那就不要买了嘛。不然买个理财还睡不着觉了,得不偿失啊。


不过想想人们其实胆子挺大的,敢在A股里面下赌注(在我看来,绝大部分人炒股就是在赌博而已),相对来说,香港理财这点汇率风险,和A股的波动与无常相比,那简直要稳妥太多了。


反正我自己等哺乳期过了,就要去香港打HPV针,到时候肯定会顺便去买香港的美元理财的。毕竟小孩以后要出国交换以及留学什么的,我还是需要提前备一点美元资产。


(四)我的一点小私心


在我还没有钻研香港的理财产品的时候,我没想到收益率有这么高,就也没有觉得保费损失很大。


我想的是,要想办法节约用钱,省出这份每年1828元的保费。

于是我就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不喝奶茶!

因为我超喜欢一点点的冰淇淋红茶(推荐配方:去冰、不加糖或三分甜、加仙草和红豆)还有奶青、奶绿,一般来说,一杯就是12元,按照一周三杯的频率,一年52周,那我一年的消费就是1872元。所以我就给自己说,不喝奶茶,用这个钱给女儿续交这份内地的重疾险。


现在,我终于算清楚了!

不仅避免了一笔财务损失,更重要的是:

我!终!于!可!以!喝!奶!茶!了!!!

==================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有的朋友问,既然买理财这么划算,那干嘛还要买重疾险,直接买你说的那个理财好了啊。


我是这样想的:那个香港理财是要用闲钱去买,要放30年收益率才能达到5.8%,如果你只放5年就要取,连本金都拿不回来啊。这个合约就是一个用长时间换高收益的合同,就是个理财产品,不带任何保险性质(如果刚买了几年就挂了,是有一点赔付的,但这个概率太小了,可以忽略不计了),不会因为第五年急需用钱治病救命,就能喊保险公司退钱,真的不能啊。

举个例子,就好比一个人买了个银行的五年定期理财产品,合同上说好了中途无论如何不取出来,第五年一次性返还本金和利息。结果第二年重疾了,急需用钱,去找银行,说不要利息了,快把本金还给我!你觉得银行会给吗……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重疾的风险,肯定要买重疾险啊,而且重疾险的配置先于理财。买好了保险,有余力,再来看理财。重疾险虽然收益率只有3%,但是我也想得通啊,人家带杠杆的嘛,出险了有远高于保费的赔付啊。所以人家保险公司卖保险,是带着赔付成本的,自然不能要求分红型保险的收益率和理财产品一样高啊。


看我之前的保险科普文,戳这里:

我为啥要买保险

手把手教你看保单(1):好想退保啊

手把手教你看保单(2):不保哪些

手把手教你看保单(3):疾病对比

要是我爸年轻时买了重疾险就好了

以后再买保险?

理财:教育金?养老金?

我的保险科普文及购买清单(2017年)

医疗险:亲身实例

我的销售心得

关于保险的几个小八卦

关于防骗的文章戳这里:

转发父母:或许这是最新骗局

湖南海济给老子滚!!!

不好意思,我又来防骗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